执行摘要
MicroPay 利用基于 Polkadot 的 Hyperbridge,在 TOKEN2049 黑客马拉松中获胜,实现了 AI 代理进行安全的跨链小额支付,标志着 Web3 中增强互操作性和代理经济体迈出了重要一步。
事件详情
MicroPay 利用 Hyperbridge(一个基于 Polkadot 的 Rollup)在 TOKEN2049 黑客马拉松中获胜,其解决方案使 AI 代理能够进行跨链小额支付。这一发展通过允许 AI 代理跨不同区块链(包括 Base 和 Ethereum)自主支付服务来解决关键的互操作性挑战,从而避免了与手动桥接过程相关的复杂性和漏洞。此次胜利突显了 Web3 生态系统中对支持代理经济体的强大基础设施日益增长的需求。
财务机制和战略定位
Hyperbridge 的架构通过安全、链上验证跨链消息(利用高级共识证明)来脱颖而出。这种方法旨在防止困扰传统桥接器的漏洞,传统桥接器通常依赖于链下认证系统。正如 Polytope Labs 创始人兼 Hyperbridge 团队成员 Seun Lanlege 所述:“桥接器有两种:一种是链下认证,另一种是链上认证。链下桥接器,如 LayerZero、Axelar 和 Wormhole,仅依赖少数方进行验证,使其容易受到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相比之下,Hyperbridge 采用轻客户端,充当最小区块链节点,直接在链上验证证明,而无需信任第三方中介。这种方法利用 Polkadot 优化的共识证明,为跨链验证提供了安全且经济高效的基础,因为据 Lanlege 所说,“Polkadot 实际上拥有当今所有网络中最便宜的共识证明。”
该协议已展示出显著的财务和运营势头。Hyperbridge 已获得总计 560 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其中包括由 Web3 Foundation 和 Scytale Digital 领投的 2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以及来自其初始中继器发行 (Relayer Offering) 的额外 280 万美元。该平台现已连接到 14 条链,包括 Ethereum、Polygon 和 Base,并已成为 Polkadot 的原生桥接器,在测试网周期中处理了超过 60 万条跨链消息,并促成了超过 3000 万美元的交易量。它与 Polygon 主网的集成 alone 在一个交易量达 1410 亿美元的生态系统中实现了强大的双向桥接。Hyperbridge 作为 Polkadot 上的加密经济协同处理器,使用先进的零知识技术和机制协议进行安全的跨链消息传递。
市场影响和更广泛的背景
MicroPay 和 Hyperbridge 的这一进展对更广泛的 Web3 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促进代理经济体方面。AI 代理自主且安全地跨不同区块链进行交易的能力可以开启机器对机器商业的新范式。这种趋势进一步得到以下举措的证实:例如 Coinbase 的 x402 Bazaar,一个结合了基于稳定币的小额支付和 AI 代理的生态系统,旨在让代理访问数据或内容以做出明智决策;以及 Ethereum Foundation 专注于推进代理身份、信任和支付的专用 dAI 团队,包括支持 ERC-8004 用于链上身份和验证。
Hyperbridge 的成功强化了 Polkadot 作为能够提供安全且可验证互操作性的关键多链中心的战略定位。通过将 Polygon 等活跃流动性网络与 Polkadot 的安全、治理驱动设计联系起来,Hyperbridge 正在为下一代多链应用程序构建基础架构。向可验证的链上协调(其中代理被视为一流市场参与者)的转变表明 AI x Crypto 集成重心日益增长。正如 Web3 Foundation 首席执行官 Fabian Gompf 所述:“Hyperbridge 代表着迈向跨链未来的重要一步,体现了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创新性的最高标准。”预计这一发展将推动人们对安全跨链解决方案和 AI 代理集成的兴趣增加,可能为 Web3 中的互操作性和 AI 效用设定新标准。
来源:[1] 由 Hyperbridge 提供支持的 MicroPay 在 TOKEN2049 黑客马拉松中获胜,使 AI 代理能够跨区块链进行交易 (https://www.coindesk.com/press-release/2025/1 ...)[2] 在 Token 2049,由 Hyperbridge 提供支持的 MicroPay 赢得黑客马拉松:r/Polkadot - Reddi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Hyperbridge 创建一个完全链上的多链桥接 - Polkado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