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据报道,包括高盛和巴克莱在内的主要全球银行正计划联合推出稳定币项目,这标志着传统金融向数字资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 财团组建 - 包括高盛、巴克莱和德意志银行在内的领先银行集团正在合作开展一项数字资产业务。
- 稳定币重点 - 该倡议的核心是开发和推出一种联合稳定币,旨在将数字货币整合到传统金融体系中。
- 市场影响 - 传统金融机构的这一合作努力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向主流采用和合法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报道,包括高盛和巴克莱在内的主要全球银行正计划联合推出稳定币项目,这标志着传统金融向数字资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报道,包括高盛和巴克莱在内的主要全球银行正计划联合推出稳定币项目,这标志着传统金融更深入地融入数字资产领域。
据报道,包括桑坦德银行、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高盛、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MUFG)、道明银行和瑞银集团在内的主要全球银行财团正在合作推出一个联合稳定币项目。这项倡议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在参与加密货币领域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合作努力。
稳定币是一种加密货币,旨在通过将其价格与参考资产(最常见的是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来保持稳定价值。对于发行的每枚稳定币,通常会由受信任的托管人以等值的法币作为储备,正如泰达币 (USDT) 和 美元币 (USDC) 等法币抵押稳定币所示。预计这种合作银行稳定币也将遵循类似的法币支持模式,确保 1:1 挂钩并遵守严格的准备金要求。
稳定币市场已实现大幅增长,市值超过3000 亿美元,其中泰达币 (USDT) 以1762.5 亿美元领先,Circle 的 USDC 超过740 亿美元。行业分析师 Nic Carter 指出了一种转变,他认为随着附息稳定币的竞争加剧以及银行新的监管准入,"稳定币双头垄断的终结"已经到来。银行财团的这项倡议为传统金融在这个不断演变的市场中有效竞争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途径。其他银行,如摩根大通、花旗银行、ING 和裕信银行,也一直在通过集团支持的倡议探索或进入稳定币领域。
联合稳定币项目使这些主要金融机构能够满足全球金融体系对受监管数字资产和更高效结算机制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汇集资源和专业知识,该财团旨在建立一个强大、合规的数字货币,可以服务于机构客户和潜在的更广泛市场。这种策略与MicroStrategy大量持有比特币等个人企业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冒险不同,它侧重于基础支付和结算层,而不是直接的资产获取。
此举与传统金融整合数字资产的更广泛趋势相符。例如,德意志银行最近与机构数字资产平台Bullish合作,提供公司银行服务,包括法币存款和取款,并旨在将这些服务扩展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地区。同样,英国金融协会 (UK Finance) 启动了一项针对代币化英镑存款 (GBTD) 的合作行业试点,涉及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劳埃德银行集团、国民西敏寺银行、Nationwide 和桑坦德银行等,这表明全行业都在推动数字货币。该财团的合作方式旨在利用集体优势来应对监管复杂性并建立市场信任,从而可能为现有稳定币提供一个安全透明的替代方案。
这项倡议对更广泛的 Web3 生态系统、企业采用趋势和投资者情绪具有重要影响。短期内,它可能会导致对稳定币设计、基础资产和监管状态的猜测增加,如果获得显著关注,可能会影响现有稳定币提供商。从长远来看,它代表着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主流融入传统金融的实质性一步,为稳定币开辟了新的流动性渠道和机构用例。
时机至关重要,恰逢全球推动稳定币监管。欧盟的 MiCA 规则已生效,要求不合规的稳定币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前下架。英国已将 2025 年的稳定币监管作为优先事项,重点是确保法币支持的稳定性。在美国,2025 年预计将出台重大政策变化,特朗普总统的行政命令强调了数字金融技术在巩固美元和支持合法支持的美元稳定币方面的作用。这个银行财团的举动符合全球监管的必要性,即制定清晰、一致的框架,确保适当的支撑并降低风险,解决过去稳定币失败(如Terra/LUNA 崩盘)所凸显的问题。
花旗银行预测,在更强的全球监管和采用的推动下,到 2030 年稳定币市场可能达到4 万亿美元。主要银行财团的联合稳定币可以通过提供高度监管和值得信赖的选择来加速这种增长,从而提振整体投资者信心,并进一步使数字资产在传统金融领域合法化。
行业分析师,如 Nic Carter,认为银行财团代表了在不断发展的稳定币市场中前进的可靠途径,预测由集团支持的稳定币在未来几年可能成为可行的参与者。德意志银行商户解决方案主管 Kilian Thalhammer 阐述了将德意志银行打造为新兴数字经济的"全球家庭银行"的雄心,强调基于安全性、透明度和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样,英国金融协会董事总经理 Jana Mackintosh 强调了行业合作对于提供下一代支付和将英国定位为代币化货币标准制定领导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