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不安全的物联网 (IoT) 设备,例如智能吸尘器和门传感器,存在重大的网络安全漏洞,可能导致加密货币被盗和网络受损,影响个人加密货币持有者并要求加强安全措施。
- 易受攻击的物联网设备成为黑客访问家庭网络和加密资产的入口。
- 针对物联网设备的加密劫持攻击正在增加,例如通过门禁服务器进行门罗币挖矿。
- 建议强调使用强密码、网络分段和定期软件更新,以减轻这些日益增长的威胁。
不安全的物联网 (IoT) 设备,例如智能吸尘器和门传感器,存在重大的网络安全漏洞,可能导致加密货币被盗和网络受损,影响个人加密货币持有者并要求加强安全措施。
最新分析表明,从智能吸尘器到门传感器的物联网 (IoT) 设备存在关键安全漏洞,使其容易受到黑客攻击。这些漏洞通过提供未经授权的家庭网络入口,对加密货币持有物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使攻击者能够访问用于加密交易的设备并危及敏感凭据。
物联网设备的普及为网络攻击引入了新的途径,全球估计有 188 亿台物联网设备,每天发生约 82 万次物联网攻击。截至 2023 年,美国家庭平均有 21 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三分之一的智能家居设备消费者报告在过去 12 个月内经历过数据泄露或诈骗。区块链安全公司 Beosin 的研究员 Tao Pan 指出,不安全的物联网设备,如路由器,可以作为家庭网络的入口点。一旦渗透,攻击者可以横向移动以访问连接的设备,包括用于加密货币交易的计算机或手机,并捕获设备和交易所之间的登录凭据。对于使用 API 进行交易的加密货币所有者而言,这种风险尤其突出。
物联网漏洞的利用扩展到加密劫持,这是一个未经授权的软件利用受害者的计算资源挖掘加密货币的过程。微软威胁情报团队发现 2023 年针对 Linux 系统和智能设备的加密劫持案例有所增加。攻击者通常通过暴力破解面向互联网的 Linux 和物联网设备来发起这些事件,随后安装后门以部署加密挖矿恶意软件,将收益直接输送到黑客控制的钱包。2020 年,Darktrace 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涉及利用办公室生物识别门禁服务器进行秘密门罗币挖矿操作。该服务器下载了一个可疑的可执行文件,并反复连接到与门罗币挖矿池相关的外部端点。
不安全的物联网设备日益增长的威胁对个人加密货币持有者和更广泛的 Web3 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受损家庭网络窃取加密货币的直接可能性凸显了对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和更强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长期影响可能包括利用物联网漏洞进行更复杂的攻击,导致个人加密货币遭受重大损失。这一趋势可能会加速对改进物联网设备安全标准的需求,特别是随着 Web3 技术越来越多地与物理设备集成。此外,对大量高能耗物联网设备进行协调攻击,理论上能够通过系统过载来破坏关键基础设施,例如电网。
网络安全公司 卡巴斯基 强调了物联网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物联网设备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许多供应商遗憾地仍然对安全性关注不足。” 这种疏忽导致设备出厂时使用默认设置,并且缺乏足够的密码保护,使其成为恶意行为者的容易目标。该公司还强调,泄露用户输入密码或写下助记词的视频片段可能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为了减轻这些风险,行业专家建议了几种安全实践。这包括为所有加密账户使用强大、独特的密码,启用双因素认证 (2FA),利用硬件钱包离线存储加密货币,并持续更新软件以修补漏洞。还建议用户为物联网设备使用单独的访客网络,断开不使用的设备,并对网络钓鱼诈骗保持警惕。
展望未来,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为增强物联网设备安全提供了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一项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网络安全策略表明,与现有措施相比,它有显著改进,实现了 0.1 到 2 秒的设备认证时间,95% 的未经授权访问检测率,以及支持多达 1000 台设备——是传统模型的两倍。这种方法还将每笔交易的能耗降低到 0.5-2 焦耳,交易延迟降低到 1-5 秒,使其适用于实时物联网应用,并在去中心化环境中促进安全的加密资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