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螞蟻集團旗下螞蟻數科利用其螞蟻鏈區塊鏈將中國84億美元的能源資產代幣化,追蹤1500萬個可再生設備,並為清潔能源項目籌集了4200萬美元,但面臨監管不確定性。
執行摘要
螞蟻集團旗下的區塊鏈部門螞蟻數科已利用其螞蟻鏈平台將中國600億元(84億美元)的能源資產代幣化。這項舉措涉及追蹤1500萬個可再生能源設備,並已為清潔能源項目籌集了4200萬美元的資金。此舉旨在提高可再生能源融資的效率和透明度,儘管監管障礙和流動性挑戰仍然是關注的焦點。
事件詳情
螞蟻數科的項目將價值84億美元的能源基礎設施整合到螞蟻鏈區塊鏈上。這包括監控中國各地1500萬個能源設備的電力輸出和停電情況,例如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該公司已通過資產代幣化完成了三個清潔能源項目的融資,籌集了約3億元人民幣(4200萬美元)。其中一個項目涉及通過將9000個電動充電單元鏈接到螞蟻鏈,為龍新科技集團籌集了1億元人民幣(1400萬美元)。另一個項目通過將光伏資產連接到區塊鏈,為協鑫能源科技獲得了2億多元人民幣(2800萬美元)。
市場影響
能源資產的代幣化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融資的效率和透明度。通過使用區塊鏈,螞蟻數科旨在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用於追蹤能源生產和管理電網穩定性。這可能降低交易費用,並增強購買者和供應商之間的信任。這項舉措還可能為能源領域更廣泛地採用代幣化鋪平道路,使其更容易納入可再生能源並優化能源管理。
專家評論
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告訴彭博社,螞蟻集團正在探索通過在離岸去中心化交易所發行代幣的方式來提高實物資產的流動性,作為其未來擴張的一部分。然而,這些計劃仍是暫定的,並取決於監管批准。
更廣泛的背景
此舉與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數字資產市場(包括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Web3)日益建設性的立場相符,這在工作人員諮詢意見25-27中有所體現。該諮詢意見重申了CFTC對外國交易委員會(FBOTs)的框架,可能為離岸平台與美國參與者互動提供途徑。這項倡議面臨的挑戰包括不確定性、隱私問題、可擴展性問題和能源消耗。法律和監管合規以及市場接受度障礙也需要解決才能成功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