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前韓國議員倡導向外國交易者開放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並將韓元掛鉤穩定幣在幣安和 Coinbase 等國際平台上上市,旨在在持續的監管辯論中提高全球接受度和流動性。

韓國著眼韓元掛鉤穩定幣的全球擴張

韓國正處於加密貨幣政策的關鍵時刻,知名人士倡導重大轉變,旨在將韓元(KRW)掛鉤穩定幣整合到全球數位資產格局中,並向國際參與者開放國內加密市場。這項由前國會秘書長李光宰推動的舉措,旨在提升KRW的全球效用並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市場自由化的倡導

李光宰特別呼籲將目前正在開發的KRW掛鉤穩定幣在幣安(Binance)和 Coinbase(Coinbase)等主要國際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市。他的理由是,如果沒有國際可及性,這些新的穩定幣將難以實現廣泛採用和流動性。李強調:「為了使這些代幣獲得關注,全球投資者必須能夠參與」,這突顯了全球交易渠道的關鍵需求。

除了穩定幣,李還敦促韓國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包括 Upbit(Upbit)和 Bithumb(Bithumb),向外國交易者開放。目前,嚴格的實名銀行賬戶驗證要求有效地阻止了非韓國居民在這些平台上進行法幣交易。這一限制造成了一個孤立的市場,導致了「泡菜溢價」等現象,即韓國交易所的加密貨幣與全球同行相比存在價格差異。

戰略影響和企業利益

這項倡議超越了傳統的金融市場。李設想將KRW穩定幣融入韓國的文化和技術出口,例如韓劇、網路漫畫和線上教育平台,從而使其獲得更廣泛的社會採用。一個重要的潛在發展涉及韓國科技巨頭三星(Samsung),李建議三星最終可以發行自己的KRW計價穩定幣,並可能將其與三星支付(Samsung Pay)整合。此舉可能會徹底改變數位支付和金融服務,顯著影響科技和金融領域。

三星的此類嘗試可能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估計,僅透過內部匯款,三星每年就可節省 4840 萬美元至 1.039 億美元。此外,使用KRW穩定幣進行全球供應鏈支付可以減少交易費用,每年可能為三星(Samsung)和現代(Hyundai)等主要韓國公司節省數萬億韓元。

監管不確定性和政治僵局

儘管更廣泛的市場准入具有明顯優勢,但前進的道路卻充滿了監管不確定性和韓國國內的政治僵局。核心爭論集中在傳統銀行還是科技公司應成為KRW掛鉤穩定幣的主要發行方。韓國銀行(BoK)對KRW穩定幣表示謹慎支持,優先採用「銀行優先」的方法以確保金融穩定,而立法者,特別是執政黨,則倡導允許私營科技公司發行穩定幣的立法框架。

這種在維護金融穩定和促進技術創新之間的張力是正在進行的討論的核心。金融服務委員會(FSC)正在根據《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制定一項全面的穩定幣監管框架,預計將於 2025 年 10 月出台。目前,國會正在審查幾項立法提案,概述了不同的監管理念,從全面監管到以創新為重點的開放。

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如果成功,推動KRW穩定幣全球化並開放韓國加密貨幣市場的舉措可能會深刻影響Web3 生態系統。它將引入一種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主要法幣掛鉤穩定幣,增加KRW計價數位資產的流動性和實用性。目前穩定幣市場絕大部分由美元計價資產主導,佔市場份額的 99.8%。培育一個受國內監管的KRW穩定幣市場旨在增強韓國的貨幣主權並加強KRW的全球競爭力。

韓國的加密貨幣市場規模龐大,擁有超過 1600 萬用戶,其五大交易所持有的加密貨幣總價值超過 100 萬億韓元,約合 730 億美元。向外國參與者開放這個市場可能會提振投資者信心和參與度,同時透過引入更大的流動性和與全球市場的價格平價來解決「泡菜溢價」問題。這項舉措的成功取決於如何駕馭國內監管框架與國際市場準入需求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