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目前在110,000美元至116,000美元之間波動,ETF流入減弱和獲利回吐增加造成市場壓力,為其近期價格方向定義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執行摘要
比特幣正處於關鍵時刻,在110,000美元至116,000美元的範圍內波動。這種動態主要受獲利回吐投資者的拋售壓力以及比特幣ETF流入量顯著減速之間的微妙平衡驅動。市場能否收復114,000美元對於建立上漲勢頭至關重要,而跌破108,000美元則可能面臨跌向93,000美元的風險。
事件詳情
比特幣在110,000美元至116,000美元範圍內的波動被描述為“氣隙”和“主要戰場”。在此期間,短期持有者,特別是3-6個月的持有者,加大了獲利回吐力度,每天實現約1.89億美元(14天簡單移動平均)的利潤。與此同時,近期買家,特別是持有時間不超過3個月的群體,每天實現了1.52億美元(14天簡單移動平均)的損失,加劇了當前的拋售壓力。
現貨比特幣ETF需求顯著減弱,淨流入量降至每天約**±500 BTC**。這與4月份觀察到的每日超過3,000 BTC的峰值相比大幅下降,表明傳統金融需求減弱,而此前這種需求曾推動價格上漲。ETF興趣的下降表明,價格發現越來越依賴於其他市場力量。
市場動態與衍生品影響
隨著現貨需求的減弱,包括期貨和期權在內的衍生品市場在比特幣的價格決定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對這些市場的分析表明,與之前過熱時期相比,其結構更加平衡。3個月年化期貨基差仍低於10%,反映出穩定但受控的槓桿作用,而非投機過度。期權未平倉合約已升至歷史新高,反映了它們對於管理風險的機構日益增長的重要性。衡量累積交易量德爾塔偏差的交易量德爾塔偏差(Volume Delta Bias)在近期價格反彈期間顯示出賣家耗盡的跡象,這表明期貨交易者幫助吸收了拋售壓力。
鏈上分析與投資者行為
鏈上數據顯示了投資者行為的微妙轉變。雖然平均比特幣巨鯨持有量已降至488 BTC,為2018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巨鯨地址的數量同時飆升至創紀錄的19,130個。這種碎片化可能表明大型持有者為了多樣化或利用流動性而分拆頭寸進行獲利回吐。儘管所有錢包群組普遍存在分佈,但在104,000美元至116,000美元範圍內觀察到積累。鏈上流動性雖然仍具建設性,但呈下降趨勢,影響了市場吸收持續拋售壓力的能力。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
當前的市場動態表明,比特幣的穩定性越來越依賴於現有流動性、衍生品市場結構以及各種投資者群體的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ETF流入的持續疲軟可能預示著機構興趣的更廣泛轉變,這可能影響比特幣的估值和更廣泛的加密市場的軌跡。新流動性吸收持續拋售壓力的能力將對比特幣能否建立新的中期反彈或經歷進一步的下行價格走勢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