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在探索區塊鏈技術,以提高碳信用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鞏固其作為區域綠色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

執行摘要

香港財政司司長許正宇宣布,政府計劃探索使用區塊鏈技術,以提高碳信用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這項舉措是香港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將自身建設成為區域領先的綠色金融科技中心。

事件詳情

香港政府旨在利用區塊鏈改善碳信用交易。此舉符合香港對綠色金融的承諾,去年發行了約430億美元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即是例證。目前,已有60項綠色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在一個概念驗證測試補貼計劃下獲得批准。

市場影響

區塊鏈的採用可能導致對基於區塊鏈的碳信用交易平台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和創新。代幣化將基礎設施項目等傳統資產表示為區塊鏈上的數字代幣,允許小投資者參與並提高透明度,從而遏制「漂綠」行為。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香港成為全球首個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的政府。 「Web3概念驗證計劃」向45個項目提供了資助,每個項目最高15萬港元,展示了PropTech(房地產科技)和碳信用認證等領域的進展。

專家評論

「數碼港擁有最大的Web3.0生態系統。目前,Web3 Hub@Cyberport有大約230家Web3.0相關公司……這些夥伴關係推動了有影響力和創新的Web3.0服務和產品的開發,最終促進了Web3.0解決方案的更廣泛採用。」 - 數碼港首席企業發展官朱甘婉霞女士

更廣泛背景

香港正在積極培育Web3生態系統,以促進金融科技、數字娛樂和智慧生活領域的創新。通過對碳信用進行代幣化,並允許其通過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進行交易,香港旨在碳信用交易市場超越其他國家。這種方法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目標相符,可能吸引優先考慮可持續發展的投資者。涉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PBC DCI)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CBUAE)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BISIH)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Bridge)」項目,進一步支持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跨境支付。香港在代幣化綠色債券方面的開創性努力,包括總計60億港元的多幣種發行(涵蓋港元、人民幣、美元和歐元),表明了其在綠色金融領域創新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