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份政府文件和印度储备银行(RBI)的保留意见,由于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印度倾向于部分加密货币监管而非全面的框架。

监管立场

印度对加密货币监管采取谨慎态度,选择部分监管而非全面的法律框架。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政府文件显示,这一决定源于担心将数字资产整合到主流金融体系中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印度储备银行(RBI)**对监管加密货币表示保留,理由是难以控制其风险。

印度央行的担忧

印度储备银行的立场是,监管加密货币可能会无意中赋予其“合法性”,并可能导致该行业变得系统性。该中央银行一再警告与加密资产相关的风险,导致该国正式金融系统与加密货币之间的交易几乎冻结。印度储备银行于2025年1月1日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FSR)强调,包括稳定币在内的加密资产有可能扰乱印度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绕过传统金融渠道,并规避资本流动管理措施。

市场影响和投资者情绪

目前有限的监管清晰度有助于抑制加密货币对受监管金融系统的风险。现有的税法和其他法律对投机性交易起到威慑作用,并惩罚欺诈和非法活动。印度的监管立场目前既是信誉来源,也是一种限制。该国选择了清晰度和控制,而不是放任自流的扩张。这一选择减少了某些形式的法律风险,并促进了受监管的机构活动——这对于国际投资者在中长期内的信心来说是一个显著的优势。与此同时,高税收和交易报告引入了摩擦,这可能会抑制投机性交易并增加参与市场的成本。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印度不再是一个未知数;它是一个高摩擦、高潜力的市场。

挑战与替代方案

由于存在点对点(P2P)转账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全面禁止加密货币被认为不可行。虽然政府可以监管比特币,但它们无法关闭去中心化网络。试图禁止加密货币的国家面临执法挑战,用户会采用VPN使用和P2P交易等规避措施。印度在加密监管方面的策略是一种权衡。

税收和监管措施

印度近期最重要的政策行动都围绕着税收、反洗钱(AML)法规以及地方监管机构对交易所和服务提供商采取的渐进但更具协作性的方法。2022年预算中公布的历史性税收策略规定,虚拟数字资产收益统一征收30%的税,交易征收1%的源头扣税(TDS)——这些税收继续构成印度加密税收框架的支柱,并继续在2024-25年得到支持。

未来展望

2025年加密政策路线图标志着从修订后的TDS政策到新的印度储备银行支持的区块链举措,正迈向结构化监管。印度财政部现在将虚拟数字资产(VDA)分为两类:实用型代币和证券型代币。在监管沙盒框架下,**印度储备银行(RBI)**推出了区块链沙盒2.0,以试点智能合约审计工具、CBDC与稳定币的互操作性以及通过非银行金融公司(NBFC)进行的链上借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