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菲律賓參議院正在審查第1330號法案,以實施耗資860萬美元的基於區塊鏈的國家預算系統,旨在提高透明度,同時面臨對其有效性和潛在私有化的法律審查。
- 菲律賓參議院第1330號法案提議建立耗資860萬美元的基於區塊鏈的國家預算系統,以提高透明度。
- 法律專家警告說,區塊鏈本身並不能保證透明度,並引用了中心化、供應商鎖定以及將該技術變成單純“營銷工具”的風險。
- 菲律賓金融科技律師協會主張政府擁有預算數據和開源協議,以防止私人壟斷。
菲律賓參議院正在審查第1330號法案,以實施耗資860萬美元的基於區塊鏈的國家預算系統,旨在提高透明度,同時面臨對其有效性和潛在私有化的法律審查。
菲律賓參議院正在審查第1330號法案,該法案旨在建立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國家預算系統,初步撥款860萬美元。此前,價值92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被指存在違規行為,公眾對此進行了嚴格審查。該提案旨在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並打擊腐敗。然而,法律專家對該法案的有效性和潛在的中心化提出了重大擔憂,警告稱區塊鏈技術雖然前景廣闊,但並不能從根本上保證透明度或防止腐敗。
參議員保羅·貝尼尼奧·“巴姆”·阿基諾四世提出了參議院第1330號法案,該法案強制要求為國家預算實施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該法案於8月下旬提交,初步估計成本為860萬美元。這項立法推動是對政府支出日益嚴格的公眾審查的直接回應,尤其是在報告了92億美元公共工程項目中的違規行為之後。阿基諾參議員表示,目標是讓公民能夠追蹤每一比比索的支出,旨在為該國的預算系統建立一個鏈上、不可篡改的記錄。信息和通信技術部(DICT)正在積極開發一個原型,以向立法者展示該系統的可行性。
擬議的860萬美元區塊鏈預算系統初始撥款,凸顯了政府在公共財政技術解決方案方面的重大投資。這項支出的戰略意圖是利用區塊鏈固有的不可篡改性和分布式賬本能力,創建政府交易(從撥款到支出)的透明記錄。這種方法旨在阻止詐欺並提高問責制。支持者認為,通過將預算文件和交易記錄放置在公共賬本上,公民將能夠比現有系統更快地追蹤資金並發現差異。此舉將菲律賓定位為在將區塊鏈用於核心政府財政流程方面的潛在早期採用者,旨在為國家預算透明度樹立先例。投資規模反映了探索治理中數字解決方案的更廣泛全球趨勢,儘管實施細節和監督對於成功至關重要。
菲律賓參議院對基於區塊鏈的預算系統的審議對更廣泛的Web3生態系統和區塊鏈的機構採用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政府參與通常預示著合法性,但法律專家提出的擔憂引發了謹慎。前副檢察長弗洛林·希爾貝(Florin Hilbay)強調,僅僅使用區塊鏈並不能自動等同於透明度或防止腐敗,他建議它可能被簡化為一種“營銷工具”。技術法律專家拉塞爾·傑羅尼莫(Russell Geronimo)補充說,雖然鏈上透明度措施可以使記錄具有防篡改性,但它們並未解決採購監督薄弱或舉報人保護等根本問題。兩位專家都斷言,技術不能取代制度誠信。
至關重要的是,菲律賓金融科技律師協會警告不要讓私人實體控制用於公共數據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他們主張政府保留對所有預算數據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私人承包商嚴格作為技術服務提供商。該協會還呼籲採用開源協議和數據可移植性要求,以防止“供應商鎖定”和壟斷安排的出現,這可能導致公共信息系統的事實上的私有化。這些警告強調了為政府客戶開發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公司實體的關鍵考慮因素,強調需要強大的治理模型和公共部門控制。
菲律賓的這項倡議反映了全球趨勢,即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正在探索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以解決透明度、效率和問責制方面的挑戰。關於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穩定幣的類似討論也正在進行中,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平衡技術創新與國家控制、隱私和監管監督。菲律賓項目在實施安全、透明和公共控制的區塊鏈預算系統方面的成功或失敗,可能會樹立一個重要的先例。它將為考慮類似改革的其他國家提供信息,影響投資者對政府支持的區塊鏈項目的信心,並塑造全球公共部門區塊鏈採用的未來監管框架。法律專家指出的挑戰強調了整合技術解決方案與健全的制度改革和明確的治理結構,以避免僅僅製造透明度的“技術幻想”的綜合方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