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數位資產格局正在見證企業金庫管理方面的顯著演變,因為公司越來越多地將其持有的資產從**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多元化到一系列替代加密貨幣,即山寨幣。這一戰略轉變主要受到增強的監管清晰度、對營運協同效應的追求以及向價值錨定資產配置的轉變的推動。不包括以太坊在內的企業山寨幣儲備已實現大幅增長,從2025年初的2億美元增至2025年7月的逾108億美元,反映出前一個月增加了80億美元。
事件詳情
一股新的企業金庫策略浪潮已經興起,重點是將與業務目標和風險概況相符的特定山寨幣整合進來。這一趨勢與早期探索性持有不同,現在更傾向於戰略性配置。公司正在獲取三大類別的山寨幣:用於直接營運用例的AI代幣,如FET和TAO;用於收益生成和提高效率的新去中心化金融(DeFi)基礎設施代幣,如HYPE和ENA;以及用於穩定儲備和支付渠道能力的已建立的支付幣,包括萊特幣(LTC)、波場(TRX)和狗狗幣(DOGE)。
幾家公司已在此領域採取了顯著行動。Sonnet BioTherapeutics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建立了一個包含HYPE的8.88億美元金庫實體。Bit Origin獲得了5億美元的融資以收購狗狗幣。MEI Pharma完成了1億美元的私募配售以資助萊特幣購買。Nature's Miracle宣布計劃購買高達2000萬美元的XRP,而Upexi已累積了190萬個SOL,以期成為領先的Solana金庫公司。研究表明,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後,最受歡迎的加密金庫資產包括Hyperliquid (HYPE)、XRP、BNB和Solana (SOL)。**Hyperliquid (HYPE)**作為一個Layer 1區塊鏈運行,是為永續期貨提供服務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擁有完全鏈上訂單簿。Ethena (ENA)開發了穩定幣USDe,由比特幣和以太坊抵押品的對沖頭寸支持。
財務機制與業務策略
支撐這種山寨幣多元化的財務機制部分反映了MicroStrategy等公司在比特幣方面樹立的先例,但擴展到了更廣泛的數位資產。這種方法允許企業對沖通貨膨脹、融入Web3生態系統並保值長期價值。選擇特定山寨幣的戰略理由通常與其效用和潛在收益有關。例如,山寨幣越來越多地部署在去中心化金融市場中的收益生成活動中,如質押、再質押和借貸。這提供了動態報酬的潛力,使其與通常歸因於比特幣的專注於穩定性的作用區分開來。
投資數據突出了大量的資本配置。Sonnet BioTherapeutics、Bit Origin和MEI Pharma分別承諾的8.88億美元、5億美元和1億美元,凸顯了用於這些多元化加密金庫策略的巨額財政資源。這些舉措標誌著數位資產戰略性地整合到公司資產負債表中,這既受到投機性也受到基本價值主張的驅動。
市場影響
這種企業對山寨幣的多元化帶來了顯著的市場影響。短期來看,隨著企業金庫擴大其持有量,這可能會促進特定山寨幣的穩定性增加和需求增長。長期來看,它表明數位資產被重新定義為營運和戰略儲備,而不再是純粹的投機工具,從而加速區塊鏈技術融入傳統商業模式並增強市場成熟度。美國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里程碑式批准的“光環效應”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使更廣泛的資產類別合法化,並激發了對Solana、XRP和狗狗幣等其他主要山寨幣類似產品的預期。
然而,該策略並非沒有風險。高價格波動是許多山寨幣固有的特徵,Grayscale Research在其Top 20名單資產中也提到了這一因素。**Blockstream Corp.**聯合創始人Adam Back等行業專家警告稱,大多數山寨幣在熊市中表現往往不佳,最終可能會貶值至零,如果管理不當,將對企業金庫構成重大風險。這種觀點加劇了比特幣最大主義者(他們倡導比特幣)之間的持續辯論。
來源:[1] 洞察金庫趨勢:2025年企業真正購買了哪些山寨幣? (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2 ...)[2] 超越BTC和ETH:轉向另類加密金庫資產的公司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機構加密貨幣採用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