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聯準會理事邁克爾·巴爾警告稱,GENIUS法案下的穩定幣生態系統存在嚴重脆弱性,強調了與儲備構成和潛在監管套利相關的風險。
- 風險因素 - 巴爾將「隔夜回購」中無保險存款和比特幣等波動性資產確定為有問題的儲備組成部分。
- 監管擔憂 - 他警告稱,穩定幣發行方可能尋求較寬鬆的監管,從而進行監管套利,這可能重演過去的金融危機。
- 市場影響 - 這些警告預示著對穩定幣儲備的審查將更加嚴格,並可能重塑市場,影響運營成本以及美國受監管穩定幣與離岸穩定幣的採用。
聯準會理事邁克爾·巴爾警告稱,GENIUS法案下的穩定幣生態系統存在嚴重脆弱性,強調了與儲備構成和潛在監管套利相關的風險。
聯準會理事邁克爾·巴爾已經指出了穩定幣市場中的重大脆弱性,特別是提到了在GENIUS法案下實施的美國穩定幣監管。巴爾的言論強調了由流動性負債和潛在波動性資產支持的穩定幣所產生的「擠兌風險」的可能性。
巴爾理事明確指出,無保險存款和涉及比特幣等資產的**「隔夜回購」是問題儲備構成。他強調,即使是GENIUS法案下允許的儲備資產也並非不受壓力,並將其與2023年3月銀行業不穩定時期進行了比較,當時無保險存款是一個關鍵風險因素。巴爾警告說,如果比特幣價值急劇下跌,持有此類資產的穩定幣發行方可能會損害其穩定幣負債的一對一支持。此外,他對監管套利表示擔憂,即穩定幣發行方可能在聯邦和州監管框架之間周旋,以尋找最寬鬆的監管,這可能導致類似於2008年美國國際集團(AIG)**所見的系統性風險。
2025年7月通過的GENIUS法案旨在為穩定幣提供一個聯邦框架,強制要求1:1儲備和公開披露。該法案緩解擠兌風險的主要工具是將允許的儲備資產限制在一個列明的流動性高資產清單中。然而,巴爾強調,成功實施取決於這些規則如何制定,特別是在監管機構限制無保險存款中儲備資產集中度以及防止在「外國政府授權或採納的交換媒介」幌子下納入波動性資產的能力方面。
巴爾的警告給穩定幣市場帶來了謹慎因素,導致對儲備構成的審查增加,並可能出現「避險資金流向」那些被認為得到更穩健支持和更符合規定的穩定幣。預期的法規將重塑穩定幣生態系統,可能增加發行方的運營成本,並影響美國受監管穩定幣與離岸穩定幣之間的競爭格局。雖然這可能帶來更穩定和更具彈性的環境,但也可能意味著更嚴格的控制。穩定幣市場總供應量已超過3000億美元,這得益於GENIUS法案提供了監管清晰度等因素。如果監管穩定性得以維持,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
Circle總法律顧問**弗拉維亞·納維斯(Flavia Naves)**基本同意巴爾的擔憂,強調了健全規則制定的必要性。納維斯警告不要將傳統的銀行架構強加於穩定幣發行方,認為這種做法可能會無意中扼殺該行業。她表示:「試圖將傳統銀行的現有架構強加給穩定幣發行方,其結果可能僅僅是徹底禁止整個行業。」這一觀點凸顯了行業對清晰、量身定制的法規的渴望,以在緩解風險的同時促進創新。
監管機構面臨的挑戰是協調聯邦和州機構,制定一套全面的規則,以填補現有空白,並為穩定幣用戶和更廣泛的金融體系建立強有力的保障。GENIUS法案允許四個聯邦機構以及各州和地區的機構充當主要監管機構,這可能導致監管框架的異質性,儘管有旨在確保實質相似性的條款。這種潛在的監管多樣性凸顯了巴爾對監管套利的擔憂。穩定幣市場目前由泰達幣(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主導,它們合計佔據了85%的市場份額。2025年8月,泰達幣(Tether的USDT)從其1730億美元的供應量(佔穩定幣市場總量的58%)中產生了1.4899億美元的周收入,而Circle的USDC從其740億美元的供應量中產生了4925萬美元。GENIUS法案提供的清晰度已經加速了機構參與,主要金融機構正在探索基於穩定幣的支付解決方案。然而,聯準會持續關注風險管理表明,其正在努力平衡創新與金融穩定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