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Mechanism Capital 聯合創始人 Andrew Kang 對 BitMine 的 Tom Lee 關於 以太坊 (ETH) 的看漲投資論點提出了嚴厲批評,稱 Lee 的論點「財務文盲」。Kang 的批評集中在儘管網路活動活躍,但以太坊交易費用停滯不前、即將推出的 現貨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的經濟影響,以及對 ETH 估值指標的重新評估。這次公開分歧凸顯了專家們在 以太坊 長期財務軌跡和市場定位方面日益增長的意見分歧。
事件詳情
Andrew Kang 公開駁斥了 Tom Lee 對 ETH 投資分析中的五個具體觀點。Kang 認為,儘管自 2020 年以來 現實世界資產 (RWA) 價值和穩定幣交易量顯著增加,但 以太坊 的每日交易費用仍停滯在 50 萬美元以下,遠低於 2024 年 3 月 3000 萬美元的 12 個月峰值。Kang 表示,這種停滯是由於網路效率的提高,例如 EIP-4844,以及活動向第二層解決方案的轉移。
Kang 還質疑 ETH 的「數字石油」類比,認為儘管 ETH 可以被視為一種商品,但這種地位並不必然意味著看漲的價格走勢,他引用了石油歷史上經通脹調整後的價格穩定性。此外,他對即將到來的大規模機構 ETH 購買和質押表示懷疑,指出主要金融機構缺乏已宣布的計劃。Kang 最後稱 ETH 作為一家金融基礎設施公司的估值是「純粹的妄想」,並斷言 以太坊 的技術前景看跌。
解構金融機制
以太坊 交易費用降至歷史低位歸因於 EIP-4844 的實施和 第二層 採用的增加。這一發展降低了用戶的成本,而每日交易量仍保持在每天約 120 萬筆交易的相對穩定水平。這種經濟轉變表明,網路使用量並不總是與費用收入直接相關,這影響了驗證者的網路經濟安全性,他們越來越依賴 ETH 發行而不是費用作為激勵。
Kang 的分析延伸到了 現貨以太坊 ETF 的預期影響。他預測,在其批准後可能會出現「賣出新聞」事件,預計 ETH 價格在推出後將在 2400 美元至 3000 美元之間。他還警告稱,ETH/BTC 交易對可能在未來一年內從目前的約 0.054 跌至 0.035,這表明相對於 比特幣 而言,其表現將顯著不佳。Kang 認為,市場對 現貨以太坊 ETF 的期望過於樂觀,其預期收益已反映在 ETH 當前的估值中。他還指出,SEC 提交的 現貨以太坊 ETF 提案中取消了質押選項,這可能是機構投資者的潛在威懾。
業務策略與市場定位
Kang 的立場與一些分析師(如 Tom Lee)的普遍觀點形成對比,後者強調 以太坊 作為代幣化和穩定幣生態系統創新基石的作用。截至 2025 年 9 月,以太坊 在 1700 億美元的 DeFi 總鎖定價值 (TVL) 中佔據 59% 的份額,這得益於基礎設施升級和連接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協議的成熟生態系統。儘管如此,Kang 仍對機構興趣(例如 貝萊德 探索在 以太坊 上進行 RWA 代幣化)對 ETH 價格的直接影響持懷疑態度。
這場辯論反映了在看待 以太坊 業務策略方面的根本分歧:一種觀點強調其技術進步、生態系統增長和主流採用潛力,而另一種觀點(由 Kang 倡導)則側重於其代幣經濟學、費用生成以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持有者的直接財務激勵。像 BitMine 這樣的一些實體戰略性地增加 以太幣 持有量,累積了約 373,110 個 ETH(當時價值 17 億美元),這與 Kang 的看跌前景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數字資產定位的不同方法。
市場影響
Andrew Kang 的批評可能會促使人們重新評估現有的看漲 ETH 投資論點,並增加投資者之間的懷疑情緒。他對 現貨以太坊 ETF 出現「賣出新聞」情景的警告表明,在批准後 ETH 價格可能面臨下行壓力,這與一些市場參與者的樂觀預期相反。預測的 ETH/BTC 比率下降也暗示著市場偏好或感知價值向 比特幣 的轉變。如果這種分析立場被廣泛接受,可能會抑制投資者對 以太坊 的整體情緒,並通過挑戰圍繞網路價值累積的敘事來影響更廣泛的 Web3 生態系統。
專家評論
Mechanism Capital 聯合創始人 Andrew Kang 一直對 以太坊 的近期價格走勢持悲觀態度,將其歸因於基本的經濟弱點和過於樂觀的市場預期。他表示,除非 以太坊 開發出更具吸引力的經濟模型,否則 現貨 ETF 的推出可能會導致價格大幅下跌。相反,BitMine 的 Tom Lee 則保持看漲立場,堅稱「以太坊是未來 10-15 年最大的宏觀交易之一」,並引用機構採用和 AI 向區塊鏈的過渡作為 ETH 價值的重要驅動因素。
更廣泛的背景
Andrew Kang 和 Tom Lee 之間持續的爭論凸顯了加密貨幣市場中的一個關鍵矛盾:技術創新與協議原生代幣的有形經濟價值之間的平衡。儘管 以太坊 繼續在 DeFi TVL 和穩定幣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由於效率提升導致的交易費用下降給其價值主張帶來了悖論。這種情況迫使人們重新評估網路效用如何轉化為代幣經濟學,尤其是在 以太坊 走向分片(例如,Pectra 升級目標是 10 萬 TPS)和進一步 第二層 擴展的未來時。不同的觀點突出了在快速發展的金融格局中評估去中心化資產的複雜性。
來源:[1] Mechanism Capital 聯合創始人:Tom Lee 的 ETH 投資觀點是「純屬無稽之談」 (https://www.techflowpost.com/newsletter/detai ...)[2] Andrew Kang 抨擊 Tom Lee 的以太坊價格目標為「財務文盲」 - CryptoSlate (https://cryptoslate.com/andrew-kang-slams-tom ...)[3] 以太坊交易費用降至歷史低位,交易量保持穩定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