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幣監理署署長喬納森·古爾德證實了加密貨幣去銀行化的存在,這標誌著貨幣監理署旨在增加銀行准入並為加密企業營造更清晰監管環境的政策逆轉。

執行摘要

美國貨幣監理署 (OCC) 署長 喬納森·古爾德 已承認加密貨幣「去銀行化」的存在,這表明一項旨在改善加密貨幣企業銀行準入的重大政策轉變。這包括積極努力解決該問題、制定新的穩定幣法規以及扭轉之前的限制性政策。貨幣監理署的行動有望在傳統金融體系內為加密貨幣營造一個更明確、可能更有利​​的監管環境。

詳細事件:監管框架演變

貨幣監理署 (OCC) 已採取果斷措施解決影響加密貨幣企業的「去銀行化」現象。署長 喬納森·古爾德 證實了這種做法的存在,強調該機構致力於消除聯邦銀行系統內的「政治化或非法去銀行化」。這一承諾是在古爾德承諾「聚焦」去銀行化並「使銀行系統去政治化」之後提出的。

2025 年 3 月 7 日,發布了 解釋性函件 1183,一項關鍵變化隨之發生。貨幣監理署的這項指令重申了國家銀行和聯邦儲蓄協會進行各種加密貨幣活動的許可性,包括加密資產託管、某些穩定幣活動以及參與獨立節點驗證網絡,例如分佈式賬本。至關重要的是,解釋性函件 1183 廢除了貨幣監理署監管的機構在從事這些活動之前必須獲得事先監管不反對意見的要求,這一障礙此前由 2021 年 11 月的解釋性函件 1179 施加。此舉旨在減輕銀行的監管負擔,並確保加密相關活動的一致處理。

此外,2025 年 7 月 18 日簽署成為法律的 《2025 年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和建立法案 (GENIUS Act)》 建立了支付穩定幣的聯邦監管框架。該立法要求支付穩定幣以 1:1 的比例由美元國庫券支持,發行人需要每月發布儲備明細並保持明確的贖回政策。GENIUS 法案 允許由受保存款機構的子公司和貨幣監理署批准的其他實體發行穩定幣,貨幣監理署負責監督聯邦發行人以及某些非銀行實體。

市場影響:促進整合與創新

貨幣監理署目前的立場表明,加密貨幣企業在傳統金融系統內的監管方式正在從限制性轉向更具促進性。取消監管不反對意見要求,加上明確確認允許的加密貨幣活動,預計將緩解一些加密貨幣公司目前的銀行準入問題。

這種監管演變有望促進更廣泛的 Web3 生態系統 的增長和機構採用。通過解決「金融系統武器化」問題,並確保銀行不會因政治原因而不敢與加密貨幣公司打交道,貨幣監理署旨在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該機構承諾在 《社區再投資法案 (CRA)》 評估和許可審查中考慮「政治化」去銀行化,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目標。

GENIUS 法案 為穩定幣提供了清晰的法律和操作框架,穩定幣是數字資產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定義準備金實踐、監督和反洗錢 (AML) 合規標準,該法案有望增強信心並促進穩定幣的更廣泛採用,從而進一步將數字資產整合到主流金融基礎設施中。

專家評論:銀行系統去政治化

貨幣監理署署長 喬納森·古爾德 明確表示,該機構旨在「結束金融系統武器化」。他申明,貨幣監理署正在努力「根除銀行非法去銀行化或基於政治或宗教信仰或合法商業活動歧視客戶的行為」。這一聲明強調了一種監管理念,即關注公正性以及公平獲得銀行服務,無論公司是否涉足加密貨幣領域。取消造成障礙的政策,例如要求銀行在從事加密貨幣活動之前尋求監管批准,標誌著這樣一個時期的結束,在此期間,此類業務往往被視為風險過高或政治上不受青睞。

更廣泛的背景:扭轉之前的障礙

在當前的監管轉變之前,加密貨幣行業經常聲稱,前幾屆政府曾協調一致地「去銀行化」加密貨幣行業人員,並勸阻銀行與加密貨幣公司合作。例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在 2022 年呼籲「暫停」銀行-加密貨幣活動,這加劇了這種看法,表明聯邦監管機構已採取行動限制傳統金融機構參與新興加密貨幣行業。貨幣監理署目前的行動,包括撤回此前關於加密資產風險的聯合聲明,代表著對這些過去政策方向的逆轉。此舉與更廣泛的政府努力相符,旨在調查和防止銀行基於政治信仰或合法商業活動拒絕提供服務,正如側重於「非法去銀行化」的行政命令所強調的那種。這些變化的綜合效應清晰地表明,加密相關銀行活動的監管清晰度和支持度有所提高,可能為數字資產領域的更大創新和穩定性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