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Sei,一個 Layer-1 區塊鏈,正透過專注於監管合規和培育機構合作夥伴關係,策略性地擴大其在亞太(APAC)地區的影響力。這種方法包括在日本獲得早期監管批准,並透過與現有金融實體的合作促進實際資產(RWA)代幣化。該策略旨在將 Sei 定位為金融應用領域的領先平台,吸引機構投資和更廣泛的開發者基礎,而 ETF 備案則預示著主流對 SEI 代幣日益增長的興趣。
事件詳情
Sei 透過優先遵守嚴格的監管規定,特別是在日本嚴苛的許可制度內,錨定了其在亞洲的擴張。這種積極的參與促使其獲得了在 Binance Japan 和 OKX Japan 上市所需的批准,標誌著 Sei 成為少數幾個實現如此早期市場準入的 Layer-1 區塊鏈之一。Sei 亞太區增長總監 Lee Zhu 指出,更清晰的法規為資源分配和市場滲透提供了明確的途徑。
Sei 機構戰略的核心是部署 Circle 的原生 USDC 穩定幣和推進實際資產(RWA)代幣化。透過與 Apollo 和 Securitize 的合作,Sei 促成了 Apollo Diversified Credit Fund (ACRED) 的代幣化。該基金針對合格投資者,由 Apollo 管理,目前鏈上持有超過 1.12 億美元。Securitize 擴展到 Sei,使其成為託管 ACRED 代幣化版本的第七個網路,加入了 Solana 和 Ethereum 等平台。這些集成旨在減少交易摩擦,並為數位資產生態系統中的結構化產品和衍生品創建門戶。此外,資產管理公司 21Shares 已向 SEC 提交了啟動 SEI ETF 的備案,可能為 美國 投資者提供質押收益,並預示著日益增長的機構興趣。
在技術方面,Sei 透過結合高吞吐量基準和 EVM 兼容性來區分自身。2024 年 7 月的 V2 升級引入了並行 EVM,實現了與基於 Ethereum 的應用程式的無縫互操作性。這使得開發者能夠以最少的程式碼調整在 Sei 上部署 EVM 兼容協議,利用其聲稱的每秒 200,000 筆交易 (TPS) 吞吐量和低於 400 毫秒的最終性。數據顯示,Sei 的 EVM 生態系統已整合 150 個項目,服務 650 萬用戶,其中遊戲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應用引領了採用。
市場表現指標顯示,Sei 在韓國的交易量排名前三。在 GameFi 和 SocialFi 等特定領域,Sei 在日活躍用戶方面有時超越了 Solana,儘管其市值和總鎖定價值(TVL)相對較低。
市場影響
Sei 對監管合規和機構 RWA 代幣化的策略重點對其自身生態系統和更廣泛的 Web3 格局都具有重要影響。短期內,這種策略推動預計將增加投資者對 SEI 代幣的興趣和交易活動,特別是在亞太地區。21Shares ETF 備案如果獲批,可能會為主流投資提供新的途徑,尤其是在 SEC 於 2025 年 8 月澄清流動性質押活動後,可能會使 SEI 合法化為機構級資產。
長期來看,機構的成功採用和實際資產在 Sei 上的廣泛代幣化可以鞏固其作為金融應用領先 Layer-1 區塊鏈的地位。這一策略為 Solana 等現有網路在專業金融領域創造了日益激烈的競爭。Securitize 等 RWA 代幣化平台擴展到 Sei,有助於代幣化資產的整體增長,鏈上 RWA 總價值接近 310 億美元,30 天內增長了 8.68%。ACRED 基金目前價值 1.269 億美元,增長了 13.27%。
此外,Sei 的 EVM 兼容性是吸引來自 Ethereum 龐大生態系統開發者的策略舉措。這種轉換成本的降低,加上高吞吐量,有望複合網路 TVL 和交易量,透過橋接到一個成熟的開發者基礎,為用戶和代幣持有者創造一個飛輪效應。
專家評論
Lee Zhu 強調了清晰監管環境的重要性:「這些市場中更清晰的法規有助於團隊確定最佳前進路徑並有效分配資源。」 他進一步強調,高吞吐量是機構參與的先決條件,指出「沒有容量,你甚至無法入門。」 Zhu 還提到團隊在熊市期間形成的「審慎、注重影響」的心態,這是其度過市場低迷的因素。
Sei 發展基金會執行董事 Justin Barlow 表示,Securitize 的整合是繼「穩定幣採用和 RWA 代幣化爆炸性增長」之後進行的。他強調了私人信貸的市場潛力,預計到 2028 年將達到 2.8 萬億美元,這表明 Sei 上代幣化資產存在巨大的增長機會。
更廣泛的背景
Sei 的策略與數位資產領域機構參與和監管明確化的更廣泛行業趨勢相吻合。對日本嚴格許可制度的強調反映了區塊鏈項目日益認識到合規對於吸引大型金融機構至關重要。這種方法與早期加密貨幣發展階段形成了對比,後者通常優先考慮去中心化而非傳統監管框架。SEC 對質押的不斷變化的立場以及透過 ETF 備案使收益驅動策略合法化,進一步表明了市場的成熟。
該網路致力於透過 RWA 代幣化實現機構入駐,並在越南和印尼等新興市場擴大其開發者基礎,這表明其採取了平衡的增長策略。透過提供 EVM 兼容性,Sei 將自己定位為 Ethereum 開發者尋求更高性能和專業金融應用的策略橋樑,而不是僅僅爭奪全新的生態系統。這種對監管合規和開發者可訪問性的雙重關注旨在促進競爭激烈的 Layer-1 格局中的可持續增長,並加速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融合。
來源:[1] Sei 的亞洲戰略:合規先行,機構隨後 (https://decrypt.co/342379/sei-strategy-asia-c ...)[2] Sei 的亞洲戰略:合規先行,機構隨後 - Decryp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Sei 區塊鏈的爆炸性增長和機構採納:EVM 生態系統擴張和鏈上實用性作為長期價值的催化劑 - AInves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