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對擬議的《GAIN人工智慧法案》表示強烈擔憂,該立法框架旨在優先處理國內對先進人工智慧晶片的訂單。該公司認為,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可能會扼殺半導體產業的全球競爭,並削弱美國的技術領導地位。
美國股市正密切關注影響科技行業,特別是半導體行業的立法進展,因為英偉達(NVDA)對擬議的**《保障國家人工智慧法案》**(GAIN AI Act)表示了嚴重擔憂。該立法已納入參議院版本的《國防授權法案》,旨在強制美國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優先滿足國內訂單,然後再向外國客戶供貨,如果美國實體正在等待採購,則有效地拒絕為最強大的人工智慧晶片(處理能力為4,800或以上)簽發出口許可證。
擬議立法及其先例
《GAIN人工智慧法案》旨在加強美國獲取先進晶片的能力,並限制某些外國實體(特別是與中國有聯繫的實體)的人工智慧能力。它呼應了前政府實施的人工智慧擴散規則的情緒和機制,該規則對外國市場的計算能力設定了限制,並將國家分為不同的訪問級別。儘管其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國內創新,但英偉達認為該法案解決了一個“不存在的問題”,並且將“自相矛盾地限制全球任何使用主流計算晶片的行業的競爭”。
市場反應和英偉達的財務影響
《GAIN人工智慧法案》的前景給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尤其影響到英偉達未來的國際收入來源。作為人工智慧加速器領域的主導者,該公司約56%的收入來自美國以外的客戶,其中中國歷史上約佔銷售額的17%。此前美國對H20等高端GPU向中國的出口限制已經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影響,英偉達面臨約45億美元的庫存減記和105億美元的收入損失,總計約150億美元。
英偉達的商業模式嚴重依賴全球銷售來資助研發和擴大生產。據英偉達政府事務副總裁Ned Finkle稱:
“這些規定將極大地限制(英偉達的)市場,因為目前其多達一半的晶片最終流向了在規定實施後將被限制進入的國家。”
Finkle進一步指出,擬議的規定“威脅要阻礙全球的創新和經濟增長”,並通過對美國半導體、電腦、系統和軟體的設計和全球營銷施加官僚控制,“損害美國的領導地位”。在最初關於擬議限制的報導之後,英偉達股價小幅下跌約2%。
更廣泛的背景和行業視角
圍繞**《GAIN人工智慧法案》的辯論反映了更廣泛的貿易緊張局勢以及對人工智慧在國防和安全中作用的日益嚴格的審查。儘管該立法旨在保護美國的技術主導地位,但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等行業組織對此類舉動表示批評,認為它們可能迫使美國公司將市場份額拱手讓給國際競爭對手。
歷史上,半導體行業的保護主義措施效果好壞參半。過去設置的貿易壁壘,例如20世紀80年代實施的壁壘,最終未能阻止其他國家獲得市場份額。相反,它們有時刺激了外國的國內投資,導致美國以外的自給自足程度提高。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記錄了受半導體出口管制影響的美國公司收入和盈利大幅下降的案例。
反之,分析師認為,微軟、Alphabet旗下的谷歌和亞馬遜等主要雲端提供商的市場份額可能會增加,因為它們可能能夠繞過人工智慧晶片的許可要求,在受影響國家建立數據中心。CFRA Research分析師Angelo Zino指出,這些公司“可能會增加其市場份額”,因為它們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人工智慧的看門人”。
展望未來
《GAIN人工智慧法案》的立法路徑仍在審查中,其對美國半導體行業和全球人工智慧晶片供應鏈具有影響。結果將塑造未來的技術政策和美國在國際人工智慧領域的地位。儘管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面臨短期風險是顯而易見的,但對人工智慧計算的長期需求依然強勁,預計到2034年,整個半導體市場將以7.5%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投資者將密切關注該法案的任何修正案或最終通過,因為它可能預示著全球人工智慧主導地位競爭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