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非流動性供應量達到創紀錄的1430萬枚BTC,表明持有者強勁累積,並可能導致供應動態收緊。
執行摘要
比特幣的非流動性供應已達到1430萬枚BTC的新紀錄,表明長期持有者持續累積。可用供應量的收緊,加上持續的逢低買入行為,預示著價格可能重新出現上漲勢頭,儘管這也帶來了市場脆弱性。
事件詳情
Glassnode的數據顯示,比特幣的非流動性供應已超過1430萬枚BTC,標誌著當前牛市中30天內的增幅最大,激增了20,000枚BTC。這意味著約72%的比特幣總供應量現在由流出與流入比率較低的錢包持有,這些錢包被歸類為預期長期價格升值的實體。
鏈上數據還顯示,關鍵的巨鯨和鯊魚級別(持有10-10,000枚BTC的錢包)在過去30天內又累積了83,105枚BTC。相比之下,最小的散戶持有者(少於0.1枚BTC)在同一時期內出售了387枚BTC。
市場影響
非流動性供應的激增減少了比特幣的市場供應量,形成了稀缺動態。這種稀缺性此前曾促使比特幣今年早些時候突破12萬美元。然而,這也加劇了市場脆弱性;巨鯨或機構的突然拋售可能因流動性有限而引發急劇回調。
CryptoQuant分析師提出了兩種潛在的未來路徑。如果非流動性供應持續上升,比特幣到2025年可能推向15萬美元。反之,如果因大規模拋售導致流動性供應增加,BTC可能會大幅回調至9萬至10萬美元區間。
專家評論
“比特幣的關鍵巨鯨和鯊魚級別(持有10-10K BTC)在過去30天內又累積了83,105枚BTC,”研究公司Santiment本週在一篇X帖子中報導。
這種累積模式表明,即使在經歷價格波動之後,人們對比特幣仍抱有強烈的長期信心。這一趨勢與長期持有者的行為一致,他們正在市場回調期間戰略性地增加頭寸。
更廣泛的背景
當前市場動態反映了向機構參與的轉變,現貨比特幣ETF發揮著重要作用。貝萊德和富達等公司已經累積了大量的BTC持有量,減少了前幾個週期中出現的清算瀑布。監管變化,例如GENIUS法案和允許比特幣納入401(k)計劃,進一步加強了比特幣的投資案例。
分析師預計,到2025年末,比特幣將達到18萬至25萬美元之間,這得益於ETF流入、401(k)納入和企業財庫配置。由Michael Saylor領導的**Strategy Inc.**持有上市公司中最大數量的BTC,擁有632,457枚BTC,價值692億美元,約佔比特幣總供應量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