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计划为持牌公司实施关于聘用金融关键意见领袖和使用数字平台的新指引,旨在加强投资者保护。
执行摘要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将针对持牌公司聘用金融关键意见领袖(KOL)和利用数字平台进行推广活动出台严格指引,此举有望加强投资者保护并影响市场营销策略。
事件详情
2025年2月19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发布了其《虚拟资产路线图》(ASPI-Re),概述了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的12项关键措施。该路线图的核心组成部分,特别是在Re支柱(关系)下,侧重于促进投资者沟通和教育,包括与金融网红建立合作机制。与此同时,证监会正在为聘用金融KOL和利用数字平台进行推广活动的持牌法团制定新指引。这些即将出台的标准将强制要求对KOL的背景、信誉和经验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此外,公司将被要求持续监控KOL的活动,以确保推广内容准确无误且不具误导性,并实施措施防止网红操纵市场。该倡议与全球监管努力相符,证监会正在参与定于2025年6月2日当周举行的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全球打击非法金融网红行动周”。
市场影响
这些法规的出台将显著影响香港持牌公司在数字资产领域的营销方式。短期内,公司可能对KOL的参与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并加强内容审查流程。这可能导致推广活动减少,由于合规成本增加,可能影响香港加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或创新。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有望加强投资者保护并促进更大的市场诚信,从而可能使香港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合法化。这种地方监管转变反映了更广泛的全球趋势。加密货币广告法规在2025年全球范围内收紧,例如欧盟的MiCA法规管理加密资产推广,以及美国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广告具备1:1资产支持。2024年全球加密货币诈骗损失总计99亿美元,预计2025年更高,这凸显了此类监管干预的紧迫性。虽然机构审查和更严格的广告限制减缓了“炒作驱动的增长”,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2025年3月的指引允许银行在风险控制下推行加密货币广告策略,以及**普华永道(PwC)**观察到2025年美国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态度更为“友好”,这表明该领域正在走向成熟。
专家评论
行业分析强调,Web3领域的网红营销需要采取细致入微的方法,超越简单的粉丝数量。重点正在转向受众的**“链上质量”,这种策略被称为钱包加权KOL审查**。这涉及使用数据评估网红的粉丝是否积极持有和交易加密货币,以及他们的代币或NFT持有量是否与项目的目标一致。Web3Sense的《影响力记分卡》等工具提供了粉丝链上总价值、持有NFT或DeFi代币的百分比以及真实性分数等指标。利用“钱包匹配度”高的KOL的营销活动已显示出可衡量的更高点击率和转化率,从而带来了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账户注册增加和客户获取成本降低等结果。合规性仍然至关重要;美国的FTC背书规则要求明确披露,例如“付费合作”标签、事实性声明以及避免利润承诺。2025年全球网红支出预计将超过300亿美元,其中60.2%的网红工作流程将纳入AI以增强合规性和目标定位。此外,73%的品牌优先选择利基和微型网红,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更广泛的背景
香港的监管进步是其成为虚拟资产领先中心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在2025年香港Web3嘉年华上,证监会宣布将允许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质押服务,这是受监管DeFi的一个重大发展。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证实,全面的稳定币法规将于2025年晚些时候出台。这些监管清晰化举措旨在将香港定位为在数字资产领域平衡创新与投资者保护的蓝图。虽然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下跌9%,仍保持在约2.62万亿美元,但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平台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509.5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63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4.1%,到2029年达到1501亿美元。这一显著的市场扩张强调了对健全透明监管框架的迫切需求,例如证监会正在制定的框架,以促进快速发展的加密经济中的信任和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