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托管银行股票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业绩显著超出或未达分析师预期,导致Voya Financial、Franklin Resources、Affiliated Managers Group和BNY Mellon等公司的股价在报告发布后出现大幅波动。这些多样化的结果凸显了托管银行板块内不同的业绩驱动因素,可能导致对个别公司估值的进一步重新评估和投资者信心的转变。
托管银行股票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表现各异
美国股市在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托管银行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虽然一些公司业绩显著超出预期,股价大幅上涨,但另一些公司尽管达到或超过分析师预期,股价却出现下跌,这突显了当前市场环境下驱动投资者情绪的细微因素。
详细事件:各公司表现
Voya Financial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VOYA) 报告税后调整后运营收益为每股 2.46 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每股 1.95 美元。该季度总收入为 19.81 亿美元。尽管总收入同比去年略有下降,但强劲的运营收益超预期表现推动 Voya Financial 股价自报告发布以来 上涨 14.4%。
全球投资管理公司 Franklin Resources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EN) 股价上涨 7.4%,尽管每股收益(EPS)不及预期。该公司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0.47 美元,低于共识预期的 0.50 美元。然而,其本季度收入达到 21.1 亿美元,显著超出分析师预期的 16 亿美元。这一可观的收入超预期表现,以及其 ETF 业务持续正向净流入和机构业务管道增长等战略指标,似乎在投资者评估中盖过了每股收益不及预期的影响。
Affiliated Managers Group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MG) 尽管收入同比 下降 1.4% 至 4.932 亿美元,未达到分析师共识,但其股价却 飙升 10.7%。该公司报告经济每股收益为 5.39 美元,同比 增长 15%,并超出分析师预期的 5.26 美元。此次积极市场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MG 迎来了十多年来最强劲的客户净现金流入,超过 80 亿美元,年化有机增长率为 5%。这主要得益于另类策略的创纪录流入,总计 190 亿美元,这表明投资者对 AMG 向高增长另类投资战略转型的信心。
BNY Mellon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K) 公布了强劲的第二季度业绩,其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1.94 美元,轻松超出 Zacks 共识预期的 1.74 美元。该公司总收入达到 50.3 亿美元,这是季度收入首次超过 50 亿美元,同比 增长 9%。净利息收入 (NII) 尤其强劲,同比 增长 17% 至 12 亿美元。这些稳健的财务表现促使 BNY Mellon 股价自收益公布以来 上涨 10.7%。
相反,Ameriprise Financial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MP) 尽管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9.11 美元,收入为 4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超出华尔街预期,但其股价却下跌了 4.5%。负面市场反应主要源于季度净流量 下降 35%,从一年前的 66 亿美元降至 43 亿美元。这凸显了投资者对基础业务指标(如客户净流量)的密切关注,将其作为未来增长潜力的指标,即使在报告强劲的标题收益时也是如此。
更广泛的背景和影响:行业趋势
2025 年第二季度为更广泛的 托管银行板块 描绘了一幅喜忧参半但具有韧性的图景。虽然各公司表现各异,但共同的主题浮出水面,包括 数字资产采用 日益增长的战略重要性、持续的 技术投资和成本优化 以及 多元化商业模式 在应对市场波动方面的价值。
机构加密托管市场预计将实现大幅增长,估值预计到 2034 年达到 157.5 亿美元,高于 2025 年的 32.8 亿美元。近期监管变化,包括美联储批准银行提供加密托管服务以及撤销 SAB 121,正在为传统金融机构更深入地参与数字资产铺平道路。像 BNY Mellon 这样的公司正在积极布局这一不断发展的领域,利用其规模提供稳定币和比特币托管服务。
托管银行也面临费用压力和大量技术投资的必要性。简化运营和提高效率的努力,以员工调整和战略执行为例,仍然至关重要。对包括 人工智能 能力在内的先进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改善客户体验和安全的核心。
展望未来,该行业的韧性受到更广泛金融市场趋势的支撑。全球管理资产(AuM)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171 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5.9%。蓬勃发展的 代币化市场 也预计到 2028 年将从 400 亿美元飙升至超过 3170 亿美元,带来重要的新收入来源。虽然预计美联储在 2025 年降息可能导致更广泛银行业的净息差压缩,但主要基于费用的托管银行将间接受益于低利率环境下刺激的投资活动以及兼并和收购(M&A)。
展望未来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季凸显了托管银行的动态格局。那些展现出强劲的潜在客户增长和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战略适应性的公司获得了回报,而那些在关键运营指标(如客户净流量)上表现出弱点的公司则面临投资者审查。该行业有望持续转型,受到技术创新、数字资产整合和适应性监管环境的推动。投资者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些因素以及公司特有的基本面,以评估金融服务业这一关键领域未来的表现和个别公司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