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零收入能源公司估值大幅增長
## 市場見證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能源估值出現投機性飆升
美國市場目前正經歷新興能源公司估值的顯著飆升,特別是那些將自身定位為新興人工智慧行業關鍵電力供應商的公司。這種趨勢的特點是,擁有最少或沒有運營收入的公司市值大幅增長,這表明在預期人工智慧數據中心未來需求驅動下,市場環境高度投機。
## 零收入巨頭的出現
一場投機狂潮已將超過 **450 億美元**注入尚未產生收入的能源初創公司,這些公司承諾滿足人工智慧爆炸式的電力需求。**Oklo Inc.** (**OKLO**),一家與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有關聯的核能公司,今年股價飆升了驚人的 **750%**。這使其估值達到 **260 億美元**,儘管該公司從未產生過收入,不擁有任何運營中的反應爐,並且缺乏必要的監管許可證。同樣,另一家零收入實體 **Fermi Energy** (**FRMI**) 在公開亮相時估值達到 **160-190 億美元**,但其僅擁有其聲明產能目標所需設備的 **5%**,且沒有具有約束力的客戶合同。這一估值接近於目前運營著 **11 千兆瓦**電力設施的 **Talen Energy**。
這種投機活動的進一步例子包括 **NuScale Power** (**SMR**),在美國陸軍對其小型模組化反應爐表示興趣的公告後,其股價上漲了 **16.36%**。**LEU** 也上漲了 **10.06%**。即使是 **Plug Power** (**PLUG**) 也在 2025 年 10 月經歷了 **22%** 的股價反彈,儘管該公司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報告了 **18.7%** 的顯著收入虧損,淨利潤率為 **-130.54%**,以及 **14.6 億美元**的淨虧損。
## 驅動因素與市場脫節
投資者熱情高漲的主要催化劑是人工智慧數據中心預計的巨大電力需求。**高盛**預測,到 2030 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將激增 **175%**;而美國能源部估計,到 2028 年,美國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可能佔美國總電力消耗的 **12%**,高於目前的 **2%**。投資者正在押注這些初創公司未來滿足這種不斷增長的需求的必要性。然而,這種樂觀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些公司目前缺乏收入、重大的監管障礙和有限的運營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微軟**、**亞馬遜**和 **Meta** 等主要科技實體目前正在與 **Talen Energy** 和 **Constellation Energy** 等成熟公用事業公司簽訂電力合同,而不是與這些投機性初創公司。
## 歷史相似性與更廣泛的影響
當前的市場動態與過去的投機性泡沫有著令人不安的相似之處。歷史數據顯示,像 **Rivian** 和 **Corvis** 這樣的零收入首次公開募股(IPO)已經經歷了從峰值估值下跌超過 **90%** 的情況。此外,零收入 IPO 在三年內退市的比例比有收入的同行高出 **3.8%**。**Bloom Energy** 的案例進一步說明了這一點,該公司在 24 年內從未盈利,在飆升 **400%** 後,目前以其預期收益的 **133 倍**進行交易。目前,專注於人工智慧的公司的市銷率(P/S)中位數約為 **25**,超過了 **網路泡沫時代 18 的峰值**。
## 專家警告與未來展望
金融專家之間日益增長的共識表明需要謹慎。許多人將當前環境描述為「暴風雨前的平靜」。**美國銀行全球基金經理調查**已將「人工智慧股票泡沫」列為全球市場面臨的首要風險。關於「未經證實的商業模式」和「過度資本支出和債務」的擔憂比比皆是。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一項研究顯示,目前投資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組織中,有 **95%** 尚未獲得任何回報。即使是 **OpenAI**,儘管其估值驚人,預計在 2023 年至 2028 年間將累計虧損 **440 億美元**。
專家警告稱:
> 統計現實、監管時間表、供應鏈限制和估值指標預示著一次痛苦的洗牌。
如果人工智慧熱潮降溫,這些缺乏實際收入支持的能源公司面臨著最嚴重的跌幅風險。潛在的市場調整可能導致投資者更加謹慎,人工智慧和能源行業內出現大規模整合,並對人工智慧工具的投資報酬率(ROI)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成熟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和未經證實的初創公司尤其脆弱。對於希望在不進行極端投機的情況下接觸人工智慧能源需求的投資者,像 **Constellation Energy** 這樣運營著美國最大核電站並已與科技公司簽訂主要合同的成熟公用事業公司,提供了更合理的估值和成熟的發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