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AII情绪调查显示投资者悲观情绪显著增加,看跌展望飙升至49.5%,而看涨情绪下降至28%。这与主要指数接近历史新高形成对比,呈现出市场情绪的悖论。
标题:AAII调查显示:尽管市场处于创纪录水平,投资者悲观情绪仍不断加深
美国股市持续上涨,主要指数接近历史新高。然而,这种持续的上涨与投资者悲观情绪的显著增加形成对比,正如最新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情绪调查所表明的那样。这创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忧虑之墙”情景,即尽管个人投资者普遍担忧,市场仍在上涨。
投资者情绪下降,看跌情绪占主导
截至2025年9月11日当周的AAII情绪调查显示,个人投资者对市场情绪明显转向看跌。
- 看跌情绪飙升6.1个百分点至49.5%。这一数字显著高于其31.0%的历史平均水平,并且是43周内看跌情绪异常高的第41次。
- 看涨情绪下降4.7个百分点至28.0%。这一水平低于其37.5%的历史平均水平,是11周内的第7次。
- 中性情绪下降1.5个百分点至22.5%,连续62周中有60周低于其31.5%的历史平均水平。
牛熊差(看涨情绪减去看跌情绪)下降16.6个百分点至**-21.5%**。这代表了一个异常低的水平,连续32周中有30周低于其6.5%的历史平均水平,表明投资者对市场短期前景的总体担忧普遍增加。
市场表现持续,尽管存在疑虑
尽管普遍存在悲观情绪,美国主要股指仍表现出强劲表现,这与许多个人投资者的担忧相悖。
- 标普500指数今年迄今已上涨12.5%,过去六个月上涨17%,目前处于历史新高。该指数在2024年创下了57个历史新高,包括股息在内的总涨幅为25%。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最近连续五个交易日创下收盘新高,本周上涨2%。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呈现上涨势头,首次突破46,000点。
这种持续的市场上涨挑战了市场涨幅集中度狭窄的观念。纽约证券交易所新高-新低指标的数据表明市场广度强劲,8月和9月期间,新高股的数量持续超过新低股。这表明除了少数科技巨头之外,各种股票的参与度更广。
几家公司因重大变动而成为头条新闻:
- **甲骨文(ORCL)**股价飙升35%,此前这家云和软件巨头宣布其合同积压已增至4.55亿美元。
- **特斯拉(TSLA)**股价上涨,此前其董事长发表评论,表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重新专注于该公司。
- **OpenDoor(OPEN)**股价经历了大幅上涨,飙升约80%。
这种市场繁荣主要归因于市场对美联储即将降息的预期,这得益于最近的通胀和就业数据,以及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热情,推动了对科技巨头的大量投资。
逆向指标与经济悖论
当前强劲的市场表现与深度投资者悲观情绪之间的分歧并非没有历史先例。从历史上看,AAII调查中极端看跌情绪的时期通常作为逆向指标,预示着高于平均水平的市场表现。
- 例如,2025年2月27日,当看跌情绪达到60.6%时,标普500指数随后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复苏。
- 对过去数据的分析表明,当AAII指数显示非常看跌情绪时,随后的四周往往会产生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 更广泛地说,当看跌情绪达到低于均值两个标准差的水平时(自1987年以来发生18次),标普500指数的平均一年回报率为18.1%,几乎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即使是更极端的看跌读数(37年内发生7次)也看到了标普500指数平均一年回报率为24.5%。
然而,这种市场乐观情绪与美国消费者普遍存在的悲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华尔街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显著脱节。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5年9月暴跌至55.4,是5月以来的最低点。这种下降是由未来一年通胀预期上升(4.8%)、关税担忧和日益加剧的衰退担忧(尤其在中低收入家庭中更为严重)所驱动的。这表明存在一种**“K型”经济复苏**,即经济增长和市场收益的好处并非均匀分布。
从估值角度看,除了集中增长领域之外,机会正在显现:
- 晨星美国市场指数在8月份上涨了2.15%,得益于估值较低领域的普遍上涨。
- 价值股仍以3%的折价交易,而小盘股被认为是市场上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以15%的折价交易。
- 提供有吸引力价值的板块包括房地产、能源、医疗保健和通信。
- 相反,成长股仍以8%的溢价交易,而公用事业板块被认为是估值过高。
展望未来:驾驭情绪与估值
当前的市场环境呈现出强劲市场表现与根深蒂固的投资者悲观情绪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随着市场继续攀登其“忧虑之墙”,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经济报告、美联储关于潜在降息的政策信号以及企业盈利报告以获取进一步指导。
极端看跌情绪先于市场上涨的历史趋势表明,当前悲观情绪虽然显著,但可能不一定会阻碍更广泛的市场趋势,特别是如果潜在的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保持弹性。然而,强劲市场表现与消费者情绪之间显著的脱节表明潜在的脆弱性,特别是如果作为关键经济驱动力的消费者支出出现停滞。
向估值较低的板块和小盘股的明显轮动表明,投资者正在积极寻找超出主导近期表现的大盘成长股叙事之外的机会。这种市场领导力的拓宽可能是推动未来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因为投资者会根据不断变化的情绪和估值动态重新调整其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