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提供关于主要议题或事件的简要概述。
-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议对进口品牌药征收100%的关税后,欧洲和亚洲制药股均出现下跌。
- 诺和诺德、罗氏、诺华和阿斯利康等主要公司股价下跌,整个欧洲制药行业预计不确定性增加。
- 拟议的关税将于10月1日生效,引发了对其如何适用于现有贸易协定以及对全球药品供应链和消费者成本潜在影响的疑问。
本文提供关于主要议题或事件的简要概述。
周五早盘交易中,主要欧洲制药公司的股价出现下跌,投资者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拟对品牌药品进口征收100%关税做出反应。此举给全球贸易政策和制药行业的盈利前景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总统通过Truth Social表示,美国政府打算对品牌和专利药物征收100%的关税,同时对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并对家具征收其他税费,药品关税定于10月1日生效。此公告是在早前对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多轮关税之后发布的,并被政府视为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家安全的措施。除非公司已在美国境内建立生产设施,否则拟议的品牌药品关税将适用于所有进口产品。
具体公司立即感受到压力,诺和诺德、罗氏、诺华和阿斯利康在Tradegate平台上的股价跌幅在1.2%至2.4%之间。仅阿斯利康在伦敦交易中就下跌了1.4%。市场反应超出了欧洲范围,也影响了亚洲制药股。澳大利亚CSL跌至六年低点,日本住友制药下跌3.4%,香港和印度的医药指数也出现亏损。香港恒生指数上的医疗保健公司,如阿里巴巴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均下跌近3%,而韩国KOSPI指数上的SK生物制药下跌3.4%。
市场即时下跌反映了投资者对品牌药100%关税潜在财务影响的深切担忧。鉴于药品被归类为必需品,历史上它们一直免于此类广泛的关税行动。这种前所未有的政策转变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品牌或专利”药物的定义以及这些关税将如何与现有贸易协定相互作用方面。尽管美国最近与日本和欧盟达成了贸易协议,但许多具体细节,尤其是关于通用药品等某些商品的豁免,一直处于变动或解释之中。这些新关税是额外征收还是取代现有条款的不明确性,是市场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这项最新的关税提案是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1月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更广泛的保护主义政策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对大多数进口产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以及对各国征收额外的互惠关税。虽然之前的协议为欧盟和日本的通用药品及其前体提供了一些豁免,但目前对品牌药的提案似乎针对的是不同的市场领域,可能扰乱既定的供应链。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分析师强调,“定义上的细微差别对于日本、中国和新加坡的出口商将至关重要。”例如,新加坡目前近40%的美国药品出口获得豁免,面临着重大风险。关税由进口商支付,这意味着成本负担可能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可能导致更高的医疗保健费用。
像阿斯利康这样的公司已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贸易格局。这家英国制药巨头于2025年7月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用于本地药品生产,这一战略预计将通过符合美国生产相关的豁免条件来帮助其减轻新关税的影响。
行业团体和专家对关税的潜在影响表示强烈担忧。加拿大商会战略政策和供应链副总裁**帕斯卡尔·陈(Pascal Chan)**警告称将产生严重后果:
“对美国人来说,这将导致即时物价上涨、保险系统紧张、医院短缺,以及患者配给或放弃必需药物的真正风险。”
这些观点强调了制药行业的关键性质,以及贸易政策对公众健康和经济稳定产生影响的潜力。
10月1日品牌药100%关税的生效日期将是全球制药行业的关键时刻。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包括美国政府对这些关税范围和适用性的进一步澄清,特别是对欧盟和日本等贸易伙伴。随着公司评估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与承担高额进口关税之间的权衡,该行业正准备应对全球药品定价、供应链战略和企业投资决策的潜在转变。美国制药游说团预计将加大努力,挑战或减轻这些关税的影响,凸显地缘政治、全球市场和企业战略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监管更新和公司公告,以了解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