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韩国核电产量大幅超过官方目标,导致该国煤炭使用量和能源进口成本降低,并改善了国有公用事业公司韩国电力公社的运营绩效。
韩国核电扩张超预期,重塑能源格局
美国股市的关注点转向亚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韩国核电产量大幅超过官方目标。这一发展显著减少了该国对煤炭的依赖,降低了能源进口成本,标志着其国家能源战略的关键转变。国有公用事业公司**韩国电力公社(KEPCO)**正处于这一转型的最前沿,在此次变化中其运营绩效得到了改善。
事件详情
2025年上半年,韩国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8.7%,几乎是政府2.9%年增长率官方预测的三倍。这一激增主要归因于运营效率的提高,体现在更少的维护中断,以及成功整合新产能,特别是1.4吉瓦(GW)的新韩蔚2号机组。此外,现有核反应堆一直满负荷运行,有助于降低全国的总体发电成本。
相反,同期该国燃煤发电量大幅下降16%。这种鲜明对比凸显了正在加速进行的能源转型。韩国电力公社的数据显示,核电在韩国总发电量中的份额从2019年的25.9%上升到2024年的31.7%。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煤炭份额的下降,煤炭份额在同一时期从40.4%降至28.1%。
市场反应分析
核电的快速扩张对韩国产生了直接的财务影响。摆脱煤炭的转变直接促使能源进口成本降低,海外煤炭进口量和煤炭进口账单均大幅下降。仅2024年,煤炭进口就下降了23%,估计节省了154亿美元。这种提高的能源安全性和成本效率被视为国内公用事业部门的看涨指标,特别是对于韩国电力公社。
韩国电力公社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综合营业利润为8895亿韩元,收入达到46.174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5%。这一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力销售收入增长5.9%,尽管部分被其他收入流下降2.1%所抵消。尽管由于工业销售减少,电力销售量同比略微下降**0.05%**至28.4太瓦时,但国有公用事业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似乎因核电发电的有利经济效益而得到支撑。2025年上半年,系统边际价格(SMP)约为每千瓦时118.9韩元,反映了受能源成本影响的市场动态。
更广泛的背景与影响
韩国的加速转型与全球清洁能源和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趋势相吻合。虽然中国和印度等其他国家也在扩大其核能力——中国核电发电量预计今年将增长15%,2026年将增长19%,印度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了14%——但韩国在2025年上半年的增速尤为突出。
然而,韩国核电产量的快速增长并非没有挑战。新兴的输电限制已开始影响电力输送,这凸显了国家电网基础设施进行重大升级的迫切需求。这一转型对现有网络提出了复杂的要求,因为核电发电量的增加需要强大的输电能力才能有效输送电力。
专家评论
这一战略转变背后的经济原理是明确的。**韩国电力交易所(KPX)**的一位发言人阐述了推动这一转变的基本原则,他指出:
电力市场中发电机运行的基本原则是发电成本的最小化。核电通常比煤炭和液化天然气等其他发电来源的燃料成本更低。
这一观点强调了核能与传统化石燃料来源相比所提供的长期财务效益,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这一道路的承诺。
展望未来
为应对人工智能(AI)发展和可再生能源扩张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韩国电力公社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该公用事业公司计划在2038年前投入72.8万亿韩元(约合535亿美元)用于扩建国家电网,比之前的预测增加28.8%。这项全面计划包括将输电线路容量从2023年水平增加71.9%,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近400座新变电站。
政府能源部门预计,受数据中心、半导体集群以及电动汽车的更广泛普及推动,到2038年,全国电力需求将从2025年的约106吉瓦增长37.4%至145.6吉瓦。尽管强化的电网基础设施旨在缓解当前的瓶颈并支持未来的需求,但韩国电力公社有效整合不断增长的核电产量与现代化电网的能力,对于维持2025年上半年所见的积极经济和环境影响至关重要。该公司还在评估进入美国核市场的机会,这表明了其更广泛的战略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