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Data Yet
## 全球投资资金再度流入中国市场 全球对冲基金和资金管理者正在大幅增加对中国资产的敞口,这标志着多年来投资减少趋势的显著逆转。这一转变得益于中国股市的全球领先涨势、高科技产业的进步以及旨在吸引外国资本的支持性政府政策。**高盛集团公司**报告称,全球对冲基金在上个月对中国A股市场的活动最为活跃,这与此前认为市场“不可投资”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官方数据显示,外国资金在所有资产类别中同步增长,这种现象在过去10年中只出现过三次。截至8月底,外国长线基金录得**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与去年经历的**170亿美元**资金流出形成了显著逆转。此外,中国股票基金的资金流入达到了20周以来的最高水平,受到一个指数触及十年新高的支撑,而离岸注册的中国基金则连续三周出现资金流入。 ## 市场表现与政策转变 中国国内股市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作为A股基准的**沪深300指数**本季度上涨**17%**,达到三年多来的高点。同期,以科技股为主的**创业板指数**上涨近**50%**,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市场之一。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这两个指数仍低于其2021年的高点。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促进债券回购交易,扩大了外国投资者进入其债券市场的渠道。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由**中国人民银行(PBO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和**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联合宣布,允许外国机构参与债券回购交易,使中国的金融市场更紧密地与国际惯例接轨。这项政策旨在增强外国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截至8月底,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海外机构**持有约**4万亿元人民币(5610亿美元)**的中国债券,约占全国**21万亿美元**债券市场的3%。 为应对近期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下降,北京还出台了新的激励措施和监管改革。**《2024年外国投资负面清单》**取消了制造业领域的所有外资股比限制,**《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计划》**承诺提供税收优惠和简化审批程序。特别是高科技产业正在吸引大量外国投资,2025年上半年,高科技领域吸引了**1278.7亿元人民币**的外国资本。 ## 市场再参与分析 市场情绪从“不可投资”转变为“害怕错过”(FOMO)是重新引起兴趣的关键驱动因素。**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指出,投资者已经从担忧风险转向害怕错过机会。这种重新参与的动力来自于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的股市反弹、高科技产业的显著进步以及政府为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而采取的积极措施。 目前全球基金在中国市场的低配状况,约为**1.3个百分点**,表明尽管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基金经理已经转为超配,但仍有充足的进一步投资空间。更强的资本流入也有望支撑人民币,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升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中作用的抱负。债券市场准入的扩大有效地将中国的固定收益工具箱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