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题ETF录得显著进展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主题交易所交易基金今年迄今录得大幅增长,反映出市场对该地区股票的兴趣重新燃起。iShares MSCI 中国ETF (MCHI) 是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的重要工具,截至2025年9月18日,其净资产值总回报率高达38.82%。该ETF的净资产值(NAV)在2025年9月19日为64.58美元,其52周交易区间为42.72美元至65.65美元。
科技巨头推动市场表现
MCHI ETF的强劲表现受到其主要持股,特别是科技板块的显著影响。腾讯控股 (0700.HK) 占据该ETF投资组合的17.984%,而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BABA) 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17.181%。这两家公司都展现出强劲的个股表现。腾讯控股的美国存托凭证今年迄今回报率为59.04%,12个月总回报率为75.30%。追踪香港主要科技公司的恒生科技指数最近飙升高达3.9%,达到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今年累计上涨41%。
市场催化剂和情绪转变
近期中国科技股和更广泛ETF的上涨主要归因于几个关键因素。一个重要驱动力是投资者对**人工智能(AI)重新燃起的乐观情绪。中国科技巨头正在明显加速AI投资和产品发布,包括模型、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研芯片。年初DeepSeek AI模型的意外亮相也重新激发了市场对中国AI领域的兴趣,使中国有望成为AI领域的竞争者。萨克斯市场首席投资策略师查鲁·查纳纳(Charu Chanana)**等分析师观察到:“中国科技领袖正在明显加速AI支出和产品推出——包括模型、自动驾驶出租车、自研芯片——同时也在证明他们能够比许多人预期更快地将AI变现。由于估值落后于美国,投资者开始重新关注。”
此外,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缓解也有助于形成更有利的投资环境。市场还看到资金充裕的投资者在其他投资选择可能显得不那么吸引人的环境下寻求替代方案,从而进行了资本再配置。
更广泛的背景和估值考量
尽管反弹明显,特别是在离岸股票市场,但存在显著分歧。离岸H股在AI重估和外国资金流入的推动下大幅上涨,而境内A股则基本保持区间波动。这表明投资者情绪分裂,国内投资者因过去的市场低迷而表现出谨慎,倾向于固定收益ETF而非股票型ETF。恒生科技指数目前的远期市盈率约为20.5倍,低于其五年平均水平的23.3倍,并且显著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27倍,这表明可能存在估值吸引力。
政府的政策努力,例如旨在加强公司治理、增加股息支付和改善流动性的“国九条”改革,也旨在使A股对长期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经济逆风和风险评估
尽管某些市场板块情绪乐观,但重大的经济逆风依然存在,给反弹的可持续性蒙上了一层谨慎的阴影。中国经济继续面临贸易关税和根深蒂固的房地产危机的影响。关键经济指标显示出严峻的环境:消费者价格持平,生产者价格连续34个月萎缩,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负增长,表明存在通货紧缩螺旋。零售销售增长放缓至3.7%,2025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收缩500亿人民币,这是二十年来首次收缩,表明流动性未能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传导机制脆弱。
分析师们日益警告潜在的“泡沫风险”。野村控股已警告“非理性繁荣”,而TS Lombard则将局面描述为“市场多头和宏观空头”之间的对峙。Lombard Odier高级宏观策略师Homin Lee表示:“市场可能预期……宏观经济基本面将改善……但如果通胀接近0%且企业定价能力面临国内需求疲软的严重阻力,牛市将不可持续。”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12个月远期收益预期已从年内高点下滑2.5%,激烈的价格竞争影响了京东和吉利汽车控股等公司的利润。
展望未来
中国股市的走势将主要取决于技术驱动的持续乐观情绪与解决潜在经济脆弱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经济报告,以寻找通胀复苏和消费者需求增强的迹象。政府政策干预在刺激实体经济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将至关重要。Vantage Markets分析师**陈凯(Hebe Chen)指出,“风险在于一旦情绪消退,投资者将迅速离场”,这强调了当前市场热情与基本经济现实之间的微妙平衡。尽管AI驱动的增长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叙述,但包括债务与GDP比率超过300%**在内的结构性挑战,需要长期投资者仔细考虑。
来源:[1] 随着中国股市反弹,这些ETF正在飙升。但请注意这个风险。 (https://finance.yahoo.com/m/e527e75f-7771-336 ...)[2] iShares MSCI 中国ETF | MCHI (https://www.ishares.com/us/products/239508/is ...)[3] 持仓组合权重 - FinEx ETF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