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展望:应对人工智能估值和通胀逆风
全球经济状况目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韧性,但主要有两大阻力正在显现:对潜在的人工智能(AI)股票泡沫的日益担忧,以及持续高企的核心通胀率。这些相互交织的担忧正在影响中央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讨论,预示着未来波动性增加,并使2025年末至2026年的全球经济前景变得复杂。
正在浮现的人工智能股票泡沫剖析
金融专家和机构之间正在形成一个共识,认为对AI公司的狂热投资,其特点是估值飙升和投机热情,与历史上的市场泡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人们越来越担心,许多AI公司股票被严重高估,其价格日益脱离实际收益和经过验证的商业模式。主要中央银行、国际金融机构和知名首席执行官都表达了这种观点,他们强调了潜在的剧烈和颠覆性市场调整的风险。
详细分析揭示了导致这种担忧的几个关键因素。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研究发现,95%投资生成式AI的组织目前没有看到任何回报。即使是像OpenAI这样的知名实体,尽管估值惊人,但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累计亏损,并且可能要到2029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这种巨额投资与即时盈利之间的脱节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此外,该行业正在目睹过度的资本支出和债务助长AI繁荣,预计2025年的资本支出(capex)将超过2500亿美元,到2028年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
市场中的集中风险是另一个关键担忧。少数AI重型科技巨头占据了大量市值,这意味着这些公司一旦出现重大下滑,可能会对整个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像英伟达(NASDAQ: NVDA)这样的公司以超过40倍的远期市盈率交易,而Arm Holdings(NASDAQ: ARM)则超过90倍,这意味着非凡和持续的增长。AI公司的中位数市销率(P/S)目前约为25,超过了互联网泡沫时代的峰值18。**英格兰银行(BoE)**已明确警告“剧烈市场调整”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对于专注于AI的科技公司,并指出股票市场估值似乎“被高估”。Forrester分析师Sudha Maheshwari直言不讳地指出:“> 每个泡沫都不可避免地会破裂,到2026年,AI将失去其光泽,摘下皇冠,戴上安全帽。”
持续通胀与央行困境
对抗通胀的斗争继续定义着经济叙事,中央银行正在努力应对顽固地高于其长期2%目标的持续物价压力。虽然预测大体指向通胀压力将有所缓和,尤其是在2026年,但通胀仍将持续高于美联储目标的重大风险依然存在,这主要受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持续影响。国会预算办公室(CBO,2025年9月)预测,受关税影响,2025年PCE通胀将达到3.1%的峰值,然后到2026年放缓至2.4%。
这种通胀的“低烧”,可能由美元走弱和持续的劳动力供应限制所驱动,表明物价稳定的斗争远未结束。中央银行,特别是美联储,与**欧洲中央银行(ECB)和英格兰银行(BoE)**等同行相比,采取了更为审慎的降息立场,后者自2024年中以来已多次降息。美联储在将降息推迟到2024年9月之后,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9月期间保持利率稳定,随后于2025年9月中旬降息0.25%。持续的关税驱动型通胀可能会使长期债券收益率和抵押贷款利率保持在高位,从而限制这些降息的全部影响。
更广泛的背景和系统性影响
人工智能估值担忧与顽固通胀的交织造成了系统性脆弱性。美国消费者支出与股市财富和信心密切相关,占全球GDP的近20%。股市的大幅回调,特别是在高度集中的科技行业,将产生远超华尔街的连锁反应,影响全球需求和全球经济前景。当前环境下,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投资占美国GDP的比重异常大,达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观察到的水平。
经济指标正在闪烁红灯,引发与过去投机狂潮的比较。虽然**标准普尔500指数(NYSE: SPX)**的远期市盈率尚未达到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但个别AI巨头的估值指标令人担忧。市场调整可能迅速从行业特定演变为系统性,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调查已将“AI股票泡沫”确定为全球最大的市场风险,这表明机构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
专家评论和前瞻性评估
经济学家和策略师们正在强调“暴跌前的毒性平静”情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其他机构警告不要快速膨胀的估值和未经证实的商业模式。中央银行家们尤其“非常害怕”滞胀——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放缓的结合——因为他们的传统工具通常无法同时有效应对两者。
展望未来,AI泡沫的潜在破裂可能导致金融条件收紧,拖累世界经济增长,并对家庭和企业产生不利影响。AI自动化导致的失业,加上陷入困境的公司裁员,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显著不稳定。投资者损失将削弱消费者信心,可能引发更广泛的经济放缓甚至衰退。通胀的轨迹,特别是关税的影响,将关键性地影响未来中央银行政策调整的时机和幅度。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经济报告,特别是通胀数据和科技行业的公司收益,以获取市场稳定性和经济方向的进一步迹象。“避险”行为可能促使投资者从高度投机的AI初创公司撤离,并将投资整合到拥有成熟收入来源和更多元化AI投资组合的已建立科技巨头中。
来源:[1] 全球经济展望:2025年10月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30663-glob ...)[2] AI泡沫警报:专家警告股价过高可能引发下一次全球股市崩盘 | FinancialConten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AI泡沫担忧加剧,科技估值上升和美国全球影响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